證券時報編輯 王小偉
全球供應鏈具有提供快速響應和經濟規(guī)模、保持靈活性的優(yōu)點。這種供應鏈模式不僅體現在航空業(yè),汽車、手機、電腦等制造業(yè)也體現在全球各地。
以智能手機為例,其產業(yè)鏈包括上游環(huán)節(jié),如操作系統(tǒng)開發(fā)商、芯片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;中游環(huán)節(jié),如手機設計和組裝制造商和品牌;以及下游環(huán)節(jié),如應用和增值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。蘋果等公司利用中國供應商的集群效應,實現了快速生產、供應和銷售鏈,從而實現了資金的快速回報。這種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成本,提高市場競爭力。
相對而言,像航空業(yè)一樣,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出如此脆弱的全球供應鏈相對罕見。對比背后有什么值得思考的?
其他軌道龍頭企業(yè)的供應鏈管理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地方。以聯想集團為例,全球核心供應商2000多家,包括PC、在服務器、手機等領域,供應商不僅包括JD.COM、華興光電、立訊精密等上市公司,還包括約70%的中小企業(yè)。通過全球布局和多元化采購策略,以及與供應商的密切合作,建立龐大的供應鏈網絡。在疫情等特殊時期,這種全球供應鏈最容易面臨不穩(wěn)定。但聯想克服了原材料短缺等困難,通過全球采購、全球生產、全球物流的支持,保持了業(yè)務的穩(wěn)步增長。其背后的重要原因是供應商之間既有互補效應,又有替代效應,沒有被動的“你必須”,從而保證了全球供應鏈的穩(wěn)定。
航空業(yè)有一定的特殊性。比如供應商太復雜,各有各的門道。技術標準和管理流程有點像火鍋里的各種調料,導致協調繁瑣復雜。
然而,在建立韌性和穩(wěn)定的供應鏈方面,類似于其他行業(yè)的基本邏輯。例如,還需要在原始設備制造商和供應商之間建立共同繁榮、共生和共同建設的合作關系,而不是兩張皮膚,更不用說形成蔑視鏈了,以便共同面對挑戰(zhàn),共同成長。同時,還應通過建立多個網絡來進一步分擔風險。特別是,我們應該對地理沖突等多種約束因素進行前瞻性的判斷,以避免工廠搬遷不能滿足下游需求等問題。
各種授權方法也值得充分利用。手機、電腦、汽車等產品可視為智能終端,并反饋給產業(yè)鏈。其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相對先進。航空產業(yè)鏈不應局限于“工業(yè)皇冠”的光環(huán),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數據轉化為完整的鏈,以提高產品性能和可靠性;或者通過技術建立數字雙胞胎化工廠,以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。
在開放合作、轉型升級中,包括上游中小企業(yè),也應提前制定各種不確定性計劃。例如,近幾十年來,蓬勃發(fā)展的經濟全球化和伴隨著它的全球供應鏈,使一些企業(yè)享受了持續(xù)的高增長和低通脹的超長繁榮時期。目前,包括航空業(yè)在內的許多行業(yè)不排除面臨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挑戰(zhàn)的可能性。這些基于全球供應體系的行業(yè)也應提前制定“短鏈”計劃,提高全球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。
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特別提醒:如內容、圖片、視頻出現侵權問題,請發(fā)送郵箱:tousu_ts@sina.com。
風險提示: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,不構成投資建議,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。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、圖片、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僅供參考使用,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。
Copyright ? 2013-2023 數字化報(數字化報商業(yè)報告)
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,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,提供商業(yè)信息服務
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(杭州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